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件作品?《超级蜂巢》又名《这也将会过去》,主体是一摞纸板和会动的纸箱,下面有纸箱被制作、回收和搅碎的视频,还有投影在箱子上向上攀爬的两只手。作者在作品简介上写到:成功会过去,但失败也会过去。激情会过去,但懊恼也会过去。顺境会过去,逆境也会过去。不管你正在经历什么,别忘了,这也将会过去。
事实上,如果没有艺术家的不断创新,艺术本身也会变得迂腐而没有活力,不断重复历史的风格与手法,将沦为仅仅是一项手艺。从这一点来看,《超级蜂巢》有它的独特表达和思考,但要说它是不是真正具备“创新”的艺术精神和艺术价值,恐怕还有待更专业的评判。
照这么说来,《超级蜂巢》更应得到另眼相看?先不用急着下结论。毕竟,当代艺术作品可以有很新潮、前卫的表现手法,但这并不是艺术的真正内核。衡量一件当代艺术作品质量的标准,应该是看它有没有提倡打破艺术自律,干预生活实践。
小伸进视频视频近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上一件名为《超级蜂巢》的作品引发关注。“这不就是一堆废纸壳吗?还不如我们小区的保洁阿姨堆得整齐”“确实是艺术,我就摞不了这么高,一般积攒一点就卖了”……从上述留言里,不难看出网友对这件作品的讥讽之意。
其含义至少有两层,一是作品绝不是“随意”创作出来的,是花了心思的;二是作品属于“当代艺术”,用日常的眼光去审视就可能产生“误解”。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首先,人人都有评论艺术作品的权利,也有表达自身好恶的自由;其次,乍看之下,《超级蜂巢》的寓意确实并不那么“好懂”,那些并非艺术领域的观众和网友表示费解,也很正常。
100多年过去了,曾经惊世骇俗的《泉》不再对观众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力。即使是对艺术领域并不熟悉的普通人,在看多了当代艺术作品之后,也会感到“见怪不怪”。因此,《超级蜂巢》被吐槽的原因可能不只是它的“怪异”,更是它在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并没有超越一般人的想象。
作者对此作出解释:“让大家误会了,可能是因为我的作品看上去就是一坨大垃圾,我的电机是会动的,每一层纸板我都是自己切,这个作品造价真的很高,经过很多设计的,超过了一两万块钱。我只是想向大家道个歉,作品给大家误会,让大家对当代艺术产生误解。”
1917年,马塞尔·杜尚把一个小便器送至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题名为《泉》,成就了当代艺术的经典。此事当年同样引发巨大争议,因为当代艺术作品的一大特征就是追求打破传统,挑战现有形式及过程。
网友评论更多
21 石河子y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抨击美国双标📺📻
2025-05-13 21:18:54 推荐
187****7437 回复 184****6338 :中泰游客“双向奔赴” 互免签证促进两国交往📼 来自阿拉尔
187****7889 回复 184****6589 :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院长:“尊重文明多样性至关重要”📽 来自图木舒克
157****3589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五家渠
31 北屯100
吉布提海岸一非法移民船沉没 致16死28失踪🔁🔂
2025-05-14 20:32:32 推荐
永久VIP :加沙一医院发现近300具尸体 部分死者曾遭虐待🔃 来自铁门关
158****9658 :法媒:5名移民在试图穿越英吉利海峡时死亡🔄 来自双河
158****5558 回复 666🔅 :“去中国走走看看”比利时民众赴华旅游热情高涨🔆 来自可克达拉
22 昆玉ku
在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 外国姑娘麦安琪把良渚文化讲给世界🔇🔈
2025-05-13 07:50:53 不推荐
胡杨河ar :余永定 张一:中国实行QE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86****9583 回复 159****5677 :张义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