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爱轮舞曲🌿
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到“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谆谆嘱托,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郑重宣示……不论何时,人民始终在总书记心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在地方考察调研,还是主持召开重要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大部署,总书记始终心系群众、为民造福。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从顶层部署到基层调研,从全局性谋划到细微处落实,总书记想得细、谋得实。
纯爱轮舞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看望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居民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在总书记近日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持基层稳定、群众平安”等民生话题被频频提及。
2023年3月,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强调,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此次重庆之行,总书记强调:“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意味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重要位置,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他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每年办一些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映照的正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不变初心。
2022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
2023年,我国强化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仅国家助学贷款提高标准、降低利息一项就惠及1100多万学生;出台支持企业稳岗拓岗政策,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11个部门联合提出18项措施要求,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从“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到“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无不是“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题中之义。
🍀(撰稿:吐鲁番)直击河南扶沟县抗旱:俩月只下一场极小的雨,玉米苗都被旱“迷糊”了
07-01 数据潮流🍌
美国新制裁超300个中俄实体和个人,外交部: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07-02 风洋🍍
中专女生爆冷拿下数学竞赛全球12名:数学就像我的朋友,对服装设计也很感兴趣
07-01 风采🍎
360演示调用图片被指侵权:AI生成的图片版权到底怎么算
07-01 振科盛🍏
山河四省,为何如此炙热?
07-02 事佳汇🍐
记者“求职记”:被“35岁”卡住的不止考公人,还有进厂打工人
07-01 优雅之源🍑
马上评丨篡改同学高考志愿,畸形的嫉妒心要用刑罚“治疗”
07-01 魅力脚印🍒
欧盟宣布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挪威表态:不跟随,此举不可取
06-30 界弘泰i
小学生发视频称“吐槽食堂饭菜被教育”,学校:没公开批评
07-02 拓航贸e
又一批炫富账号被封,人民热评:遏制网络炫富,平台不可松劲
07-02 帝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