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评审批“加速度”是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一环。史录文指出,构建专业的药物审评审批队伍,尤其是First-in-class药物审批体系将是下一步改革方向。
erolabs官网中新网北京3月15日电(韦香惠)生物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将创新药纳入其中,并提到要开辟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根据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定义,授予First-in-class资格的药物是指一种使用全新的、独特的作用机制来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这类药往往是针对重大疾病,具有较大商业潜力的药物。
如何突破瓶颈,在生物医药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近日,中新健康专访了北京大学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解读中国医药创新路径与未来。
“从目前国家批准生物医药创新药上市速度来看,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已经进入到全球第二方阵的排头兵行列。”史录文接受采访时说。
史录文认为,解决创新药入院最后一公里,首先需要提升医疗服务诊疗能力。其次,医保能够报销,减轻患者的负担,患者能够买得起这个药。第三是让患者能买到相应药物基础上,能够合理用药。
史录文指出,目前专业药师团队没有全方位建立起来,药师法还没正式出台。在这种前提下,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合理使用,能不能把这个药品用好,能不能真正发挥创新药作用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点。
构建产业与政策良性循环,包括全民健康数据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建设,打通科研机构与药企、医院等多方合作,让患者看得上病,用得起药,才是创新药发展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除了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以外,市场融资对创新药产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创新药行业由于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回报风险不确定等特点,并不受资本青睐。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创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约26亿美元,平均研发周期约为10.5年。
然而,有数据显示,国家医保局开展药品价格谈判以来,创新药物在医药市场的整体占比只有11%,国谈药品三级医院覆盖率仅为16.8%。
医院覆盖率低被认为是创新药回报不足的原因之一。2021年,中国出台了“双通道”政策,即患者可以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种途径买药。
史录文坦言,目前我国通过设立重大创新药专项,引领企业和科研研所合作,对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起到大力推动作用。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需要引入市场资金“活水”,让国产创新药走上发展快车道。
审评审批是激发创新药企业研发热情的动力引擎,为了让整个产业有序高效运转,还要进一步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完善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
网友评论更多
24 铜川q
俄罗斯喀山机场临时限制航班起降👓👔
2025-05-15 13:29:22 推荐
187****7845 回复 184****3829 :屡教不改!韩国小学生连扇副校长5个耳光、偷自行车被警察逮个正着👕 来自渭南
187****3050 回复 184****5264 :承认了?俄媒:白宫高官证实乌军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 来自咸阳
157****9333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宝鸡
40 汉中885
阿根廷今年以来确诊登革热病例超50万 本次流行季“规模更大”👙👚
2025-05-14 14:22:16 推荐
永久VIP :联合国副秘书长: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有助尊重文化多样性👛 来自榆林
158****8723 :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结束 政治光谱向右倾斜👜 来自商洛
158****5849 回复 666👝 :医生“辞职潮”风波持续 韩国医疗界决定全面罢工👞 来自安康
22 韩城ig
美国驻悉尼领事馆大楼被破坏 澳总理表示谴责👟👠
2025-05-15 09:47:04 不推荐
华阴ps :佩斯科夫谈“邀西方媒体参与普京交流”:俄应解释自身立场👡
186****6897 回复 159****9677 :胡塞武装称袭击一艘英国军舰和两艘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