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论坛登录🎼
由此,吴雨初建团队,开始了3年的筹备工作。行走3万公里,他和团队进行田野调查和藏品收集,困难重重,又一次次被牧民们的热心感动。牧区没有博物馆概念,藏语中也没有博物馆的直译。吴雨初向牧民做了最简单的解释:要给“亚”(藏语,意为牦牛)建“颇章”(藏语,意为宫殿)。申扎县的一位牧民听说北京的汉族人到西藏给牦牛建宫殿,特别感动。他们一家人做了一顶牦牛帐篷,坐了3天的汽车送到了拉萨。
过去十年,西藏牦牛博物馆接待过不少国外政要、科学家、博物学家等。其中,有位美国考古学家,机缘巧合之下,他在这里竟见到了已故父亲的照片以及研究牦牛的论文,这一跨越重洋的不期而遇让他感动不已,潸然泪下。
当时57岁的他辞去北京出版集团的职务再次回到了曾工作16年的西藏,“当时没有资金,车也是自己的,也不知道要建在哪。后来,多方努力,得到了北京和拉萨两地的支持,博物馆纳入了北京重点援藏项目。”
吴雨初介绍:“牦牛头骨均是它生前主人送来,博物馆给这些牦牛头骨做了编码,编码背后记录了它主人的名字、它的名字和性别,家住哪里、海拔多高、一生产了多少奶、多少酥油。你看上面那一层个头小的全是母牦牛的。”
为何选择牦牛作为表达西藏文化的符号?吴雨初解释:“一说到西藏文化,很多人便认为就是宗教文化,我不这么看,牦牛文化比宗教文化早得多,它由高原劳动人民创造而来,它才是真正的高原象征。”
西藏牦牛博物馆共4个展厅,藏品诠释着高原大地历史文化、畜牧文化、器物文化、生态文化,以及音乐、舞蹈等艺术文化。感恩展厅内,墙上悬挂了152头牦牛头骨,甚为壮观。
西藏牦牛博物馆建成后,牦牛文化走到了更远的地方,曾到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很多城市展览。牦牛粪作为镇馆之宝,是每次展出的必备。他说:“很多人以为牦牛粪很臭,闻后都说有股牧草的清香。在外展出,馆员们学会了不少牧民技能,都会砌牛粪墙,做灶。”
他还说,牦牛身上的肉、血、奶、皮、毛、骨、粪便等等一切,成就了西藏高原人的衣、食、住、行、运、烧、耕,所以当之无愧。
海角论坛登录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西藏牦牛博物馆刚好走过十年,这是中国唯一一座牦牛主题博物馆。牦牛粪是镇馆之宝,一半藏品由牧民们无偿捐赠,凭借这些,这座博物馆一次次“出圈”,成为西藏热门旅游打卡地。
🎽(撰稿:本溪)荷兰护卫舰穿越台湾海峡,外交部:反对以航行自由为名危害中国主权和安全
05-12 万中飞🏐
不参加瑞士举办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就是不支持和平?外交部回应
05-12 飞汇源🏑
上海营商案例︱浦东新区新政“自我设限”激发市场活力
05-12 汉奇🏒
人工耳蜗入医保,让更多患儿重获新“声” | 新京报社论
05-12 胜实🏓
“打工人要休闲就得辞职”,董明珠说错了什么?| 新京报快评
05-12 凡洋🏔
新疆乌苏警方通报“独库公路乱撒钉子”:系施工方拆卸板材时散落
05-14 家居潮流🏕
东城“旧书新知”开儿童节专场,50余个旧书摊摆进钟鼓楼广场
05-14 洋优浩🏖
制作出售游戏外挂获利百余万元,男子被北京朝阳警方依法刑拘
05-13 年代n
高温炙烤 印度至少33名选举工作人员中暑死亡
05-14 步履新风k
盘点一波童年爱吃的饼干,居然很多都没停产!
05-12 风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