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宁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张鹏介绍,南宁市救助管理站通过街面巡查救助,引进专业社工和专家,成立寻亲工作室,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通过多方联动,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
向女士回忆,2005年,在医院工作的弟弟向某国因精神出现异常而走失。19年来,她与家人通过新闻媒体以及亲戚好友等多种渠道寻亲,皆无功而返,然而在今年却突然收到了有关弟弟的消息。
向女士告诉记者,她还记得童年时期与弟弟一起上学的经历。“他看到我被同学欺负,虽然当时小学三年级的他长得不是很高,但还是站在我的身前保护我。”
许小容告诉记者,通过与各省(区)的警察“联网”,让他们通过受助人的家乡话识别出其家乡所在地,是帮助受助人回家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受助者所说的家乡话,不仅能识别出其可能来自的地方,更能勾起他们从前的记忆,得到新的信息和线索。”她说。
让许小容记忆深刻的救助经历还有流浪了24年的阿强(化名)。许小容称,起初,年满60岁的阿强不愿接受救助,然而在得知家中的情况后,阿强动容了。“当我们告知他家中情形时,他泪流满面。经过一个多月的沟通交流,他表示自愿回家。”许小容说,如今阿强回到家中,已恢复正常的生活。
象人|vk6月19日正值第12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南宁市救助管理站举行了“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公众开放日暨流浪乞讨人员认亲活动。
“由于失散太久,人脸识别失败了,我们就慢慢引导他写字,用看图猜图的方式,让他写出部分个人信息。”南宁市德善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许小容说,他们还通过乡音辨别向某国的家乡,最后顺利地帮助他找到了家人。
2024年以来,南宁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129人次(未成年人221人次),护送返乡195人次,寻亲成功94人,办理落户安置8人,为7人次提供反家暴庇护。(完)
“寻亲的路是艰难的,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但要完成好这项工作,帮助更多人,靠的是不放弃的决心和勇气。”已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六年的许小容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4月,南宁市救助管理站与南宁市德善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当地社会福利医院,为向某国进行信息识别。
网友评论更多
33 龙泉n
复旦新研究聚焦中国80岁以上老年人如何活到百岁🐷🐸
2025-05-12 07:51:32 推荐
187****7854 回复 184****7780 :自行游回海岸游客回应海南万宁通报:没有看见快艇找过我们🐹 来自玉环
187****2890 回复 184****2907 :总书记和宁夏的故事🐺 来自合肥
157****3068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芜湖
26 蚌埠644
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意见发布🐽🐾
2025-05-14 20:35:09 推荐
永久VIP :父亲离世14岁儿子继承超25亿股票🐿 来自淮南
158****8834 :千年运河书写时代新篇👀 来自马鞍山
158****3271 回复 666👁 :#谁该为高压下的情绪失控买单# 👄
来自淮北
97 铜陵eo
钟自然被开除党籍👅👑
2025-05-13 0-1:17:57 不推荐
安庆sq :为何泼咖啡粉事件很多人同情员工👒
186****4225 回复 159****1507 :女生买2份饭拿6双筷子被怒斥盗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