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违背市场规律,无视广大消费者权益,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强加关税,将大幅减少欧盟消费者的购车选择,在高通胀压力下进一步推高消费者购车成本,拖累欧盟新能源汽车普及进程,最终损害的还是欧盟自身的利益。
此举短期内看似“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实则将严重影响欧盟本土汽车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甚至会破坏欧盟企业海外经营环境,遭致贸易保护主义反噬。
2023年,在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中,约30万辆产自中国,占19.5%;按照每辆电动汽车每年可减碳约1.66吨估算,相当于中国电动汽车每年帮助欧盟减碳49.8万吨。
欧盟一直以全球绿色转型“先行者”自居,先后提出203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55%、2035年起禁售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货车、2050年实现碳中和等目标,但欧盟为眼前一时之利对中国电动汽车强加关税,不仅阻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也将对欧盟能源自主和经济安全造成长远不利影响。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欧洲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至少50%来自西方品牌。据统计,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口数量排名中,特斯拉稳居第一名,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特斯拉出口量较第二名的比亚迪高41.7%。
djr东京热软件另一方面,调查并非基于世贸组织规则开展,欧盟委员会罔顾世贸组织规则,构造并夸大所谓“补贴”项目,摒弃出口量最大代表性标准,在抽样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欧美企业,只选择中国本土企业。
初裁结果一公布,马上招致多方的反对和质疑之声,德国、匈牙利、挪威多国官员明确表示反对,宝马、奔驰、大众也第一时间发布声明提出质疑,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认为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大众汽车集团也称这一决定弊大于利。欧盟中国商会表示非常失望和强烈不满。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24年1—4月,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的背景下,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洲注册量仍同比增长32%,反映出欧盟消费者对中国高质量电动车的青睐。
欧盟汽车市场规模约为全球的九分之一,2023年德国生产的汽车近80%用于出口,欧盟车企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目前欧盟汽车市场市场竞争并不充分,这也导致企业创新动力相对不足。如果将中国汽车“拒之门外”,让欧盟汽车企业继续躺在“舒适区”,其与当今世界汽车发展潮流的距离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外开放和公平竞争,而非补贴。到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已到期退出,但欧、美仍在实施大额购置补贴,补贴力度明显高于中国。
网友评论更多
93 济宁n
多次陷入航空安全风波 波音公司被批“将利润凌驾于安全之上”🗑🗒
2025-05-13 07:40:56 推荐
187****6909 回复 184****5084 :一边持续供武一边摆姿态 美国被批是“谎言帝国”🗓 来自泰安
187****9920 回复 184****7893 :中东欧市场欢迎中国产品🗜 来自滨州
157****5794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菏泽
69 胶州937
抹黑中国疫苗凸显美国维护霸权毫无底线🗡🗣
2025-05-13 18:09:28 推荐
永久VIP :日本防卫省:17架“鱼鹰”运输机已部署至木更津驻扎地🗨 来自平度
158****3304 :解散国民议会被批 马克龙用“三个最”强势回击🗯 来自莱西
158****6428 回复 666🗳 :普京抵达平壤开始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来自临清
45 乐陵ya
日本东京都知事被举报谎报教育背景🗻🗼
2025-05-13 19:17:46 不推荐
禹城yb :北约秘书长:北约军费总支出较去年将增长18% 这些支出对美国有利🗽
186****6883 回复 159****2179 :突尼斯外交部:35名突公民在沙特朝觐期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