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后,周丹首先成立了嵊州市周丹家庭农场,和父母进行分工配合,“我负责现代农机、对外交流部分,父亲负责传统种粮技术,母亲主要管理家庭农场”。
一身宽松的上衣、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是这位姑娘的每日“标配”。难以想象,从容、干练的这位新农人,曾是一名驰骋海内外市场的外贸人。
如今,宣萍承包的耕地面积扩大到650亩,还成立沿余家庭农场,建起叠盘暗出苗育供秧中心和农机服务中心,在自己种粮的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她表示,接下来,希望把家庭农场发展成“数字农场”,用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周丹还自学农业新技术,引进无人植保机、大功率拖拉机等新型农机,探索育秧、播种、收割、烘干等种粮全流程机械化,希望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种田模式。经过几年发展,粮食种植面积从原来的200余亩扩大到今年的2000多亩。
作为一名女性青年,宣萍原本在厂里打工,2015年开始接手家里承包的400多亩农田。在家人和当地农业部门帮助下,她很快掌握了粮食种植技术。
“我很希望通过机械化、数字化新模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现代农业队伍,让农业发展更有奔头,让农民增收更有盼头。”周丹如是说。
“那时候我也觉得农业大有可为,所以就决定返乡。”周丹认为,父亲的种粮方式比较传统,于是便思考是否可以引入现代农业模式,“两人一起种粮,肯定有‘1+1大于2’的效果”。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越来越多新农人返乡创业,运用新技术、新思维、新举措,将梦想的种子撒向希望的田野。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糖心破解版下载中新网绍兴4月29日电(项菁 余斌)装电池、平放无人机、启动遥控板……近日,在浙江绍兴嵊州市长乐镇开元村田间地头,“90后”种粮大户周丹在小麦田里喷洒防虫药剂后,又来到早稻种植田块,熟练地运用大型无人机进行飞播。
2020年,周丹还在宁波和外国人做生意、打交道。她回忆道,每次回家,看到父亲种田特别辛苦,但父亲一直不愿意放弃。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返乡,和父亲一起投身种粮大业。
网友评论更多
35岳阳c
体罚如何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丨脑科学文献的启示⚩⚪
2025-05-29 10:45:20 推荐
187****8639 回复 184****4066:“错误共识效应”:为何我们总以为别人和我们想的一样?⚫来自株洲
187****3653 回复 184****5657:525活动第二站:好心情充电站⚬来自湘潭
157****7346: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郴州
96永州109
逆商测试(职场版)⚯⚰
2025-05-27 22:40:45 推荐
永久VIP:测你向往怎样的幸福生活?⚱来自邵阳
158****9981:测你能挡住手机的诱惑吗?⚲来自怀化
158****7485 回复 666⚳:你内心的赌性有多大?⚴来自娄底
24耒阳ei
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吗?⚵⚶
2025-05-29 19:46:42 不推荐
常宁pa:精神病有什么好笑的?⚷
186****4405 回复 159****6347:高难度游戏 | 视觉敏感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