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新媒介”让非遗传承有“新”意。非遗传承人在直播间大展身手,收获了无数喝彩、点赞;利用新媒介特效,古老技艺频频打破“次元壁”;在短视频平台,网友热情分享着自己的非遗体验……这些充满新意的活态传承,为非遗传播普及开辟了新路径,让非遗“活化石”焕发新活力。古老的非遗正在和新的时代连接共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中迸发。
“非遗+旅游”让非遗焕新出彩、生生不息。去泉州蟳埔村体验簪花,在江苏南京感悟秦淮灯彩的国潮韵味,到江西景德镇学习手工制瓷技艺……“非遗游”活动精彩纷呈,已成为很多人近几年旅游出行的首选。多地积极拓展非遗旅游新空间和新场景,以旅游之窗展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增加了大众对非遗的认知、认可和情感共鸣,让“鲜有问津”的古老技艺拥有更多烟火气。
“非遗+文创”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昆戏人物造型系列产品、多功能极简皮影书架、“徽班进京”系列文具……自故宫带起博物馆文创的热潮,非遗文创以日益多彩的形象,逐渐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诗意日常”,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正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映照。
“非遗+数字化”让非遗“潮”起来。用3D扫描建模面塑作品、用人工智能打造数字皮影、将水印版画“藏”进手机……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助力非遗跨越时空的限制,以便捷的互动方式,更加生动呈现非遗魅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公众直观地感触到非遗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运用数字化方式对非遗产品、项目加以保护,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展现非遗的生命力。
姐弟轮从冷门变热门,非遗“出圈”之路有迹可循。2021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力度,已成为诸多文化机构、非遗传承人的共识。
如何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连接?如何让古老非遗重焕生机?各地文化机构积极创新、各显神通,非遗传承人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共同探索非遗更为有趣的“打开方式”。
785.21MB
查看981.82MB
查看59.4MB
查看682.88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59 灵武r
大连一辆电动公交车路上发生自燃,无人员受伤🎟🎠
2025-05-20 09:49:37 推荐
187****6044 回复 184****4206 :青海互助县一在建隧道发生塌方事故致3人失联🎡 来自青铜峡
187****7223 回复 184****4143 :诗情画意变吆喝叫卖?东方甄选直播画风遭吐槽,俞敏洪都称“乱七八糟”🎢 来自呼和浩特
157****9413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包头
47 乌海139
途牛:第一季度扭亏为盈,上市以来首次一季度单季盈利🎥🎦
2025-05-20 00:56:49 推荐
永久VIP :陕西建工接手原西安恒大文旅城部分地块,将负责出资完成“保交楼”任务🎧 来自赤峰
158****5824 :莫迪宣布执政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印度大选🎨 来自通辽
158****9575 回复 666🎩 :擅用黄渤姓名肖像进行商业活动,陕西秦皇御宴西凤酒营销公司道歉🎪 来自鄂尔多斯
81 呼伦贝尔fg
央广网:浙江两驴友被溪流冲走遇难,谁之责?🎫🎬
2025-05-21 17:25:42 不推荐
巴彦淖尔wp :国家自然博物馆新增馆藏精品展明日开幕🎭
186****2099 回复 159****5572 :长三角铁路端午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 同比增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