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主展分为“共和国的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精品展两大展示板块,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为基础,共展示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以及有关科研单位提供的10余件大型展品,展陈面积共1900平方米。
国产强上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孙自法)全世界首个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的博物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即将于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正式开放,并举行该馆首展活动。
此外,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还要重点加强体系建设,组织带动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相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全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促进“实体馆、数字馆、地方馆”协同发展,向更广区域、更大范围和网络空间拓展,切实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完)
另5个专题展包括“许身国威壮山河——纪念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展览”“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展览”“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景下的工程师文化展览”“原本山川极命草木——《中国植物志》出版二十周年专题展”。
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5月23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上述信息并表示,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为社会公众尤其是科技工作者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是存储、研究国家科学文化历史的平台。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孟令耘介绍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将同期举办首展系列活动,包括1个主展和5个专题展,策展内容互相补充和呼应,总展览面积为5000平方米。
中国科协2009年联合11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15年来,已先后进行674位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获得实物原件资料14.7万件、数字化资料34.5万件、视频资料47万分钟、音频资料56万分钟,涵盖了中国科学家在学术成长过程中的书信、手稿、科学仪器、著作、音视频和记录中国科技发展重大事件的相关文物、文献等珍贵史料,已成为目前中国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库,为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建设提供了丰富藏品资源和扎实工作基础。
采即采集史料,促进社会对科学家文物的保护和收藏意识,不断丰富馆藏资源、留存国家科技记忆;藏即收藏史料,收藏、整理、修复科学家资料,保存好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研即学术研究,搭建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展、教、宣则分别为展览展示、教育教学、文化宣传。
2023年,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实体馆建设进入快车道,其中3000平方米藏品库房和常设展厅成为史料永久收藏展陈空间载体,7500平方米非常设展厅可用于举办科学家专题展览。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文化综合区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内,由中国科协建设,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致力于成为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的国家级博物馆。
网友评论更多
78宿迁e
「石江月」接到首都指示,中方在安理会投下弃权票,俄罗斯的提案,没能通过🌱🌲
2025-05-21 0-1:46:46 推荐
187****5246 回复 184****5741:「环球网」“拒绝”以华语回答提问引风波,新总统候选人:学习不嫌晚,想重补华语🌳来自淮安
187****1142 回复 184****1921:「今日篮球速递」男篮世界杯-胡金秋20分李凯尔17+7 中国力克安哥拉获首胜🌴来自盐城
157****8636: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扬州
96泰州172
「澎湃新闻」鲁山雕塑事件被提级调查:7名评标专家中3人认为该方案一般🌷🌸
2025-05-20 21:41:44 推荐
永久VIP:「大皖新闻」中纪委刚刚通报:陈罡接受审查调查🌹来自南通
158****7318:「中国政府网」分别提高1000元!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调整🌺来自镇江
158****5639 回复 666🌻:「环球网」最高级别红色预警!17级大风!特大暴雨!超强台风,即将在这里登陆🌼来自常州
70无锡nr
「北青网」突然下调!杭州有人冒雨存了1000多万!姑娘懊恼:还是太晚了🌽🌾
2025-05-19 0-1:31:19 不推荐
苏州hb:「第一军情」一夜之间表弟军变,把总统表哥赶下台,中美俄都在看🌿
186****7862 回复 159****1721:「环球网」椰子水价格暴涨4000%!供不应求!曾经的“边角料”,彻底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