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很快引发关注。有高校教授证实,曾收到代办中介机构的邀请函,服务合同中明码标价“院士增选服务费”,还有代办人员表示要收取20万元至50万元费用。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则坚称院士资格不会卖,也没收过钱。到底谁没说实话,是中介行骗敛财,还是欧洲自然科学院躺枪,需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多年来,花钱买荣誉、买洋文凭的事件屡有发生。如一些民间机构,动不动以编辑“中外名人大辞典”等高大上的名目圈钱;某高校学院曾斥资1900万元,在菲律宾“培养”博士自抬身价。假荣誉大多数都是用来换取后续利益,则令人不齿。面对舆论质疑,当选的“洋院士”不妨出来回应;职能部门、各行业内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学术荣誉的纯洁和权威。
有高校称该荣誉是当事人个人申报,并未通过学校,更有高校对本校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并不知情。表面看来,这一“洋院士”的头衔似乎和外人关系不大,实则耐人寻味。在各大高校企业网站的推文、获评教授的个人简介中,都将获选该院院士当作荣誉,广而告之,有用“洋院士”镀真金之嫌。如果真有人花40万元买“洋院士”头衔,难道只是出于荣誉崇拜,还是说今后可以利用这一头衔,在申请课题、项目时获得资源倾斜?若是花钱参评了这一“洋院士”,既有沽名钓誉之嫌,更有损科学家群体的集体形象,并非个人私事。
对此,吴继华回应,欧洲自然科学院更像是个“真正的科学家俱乐部”,只要科研成果真实、独立,对科学发展有重要贡献,就有资格申请。似乎只问科学贡献、不论世俗名利。可既然是俱乐部,大大方方叫俱乐部就好了,为何还要叫科学院这种高大上的名字;评选出来的成员,直称会员即可,何必用院士混淆视听?院士在哪个国家都有约定俗成的理解,该院究竟是图好听,还是以院士之名行获利之实?
txvlogtv cn“恭喜某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近日,多家高校、医院、公司发布类似的祝贺帖文。但质疑声随之而来,据报道,有网友爆料,该“洋院士”头衔含金量不高,花40万元就能买到。
网友评论更多
76化州n
超舒适!英国小哥清洗脏泳池引1000万网友围观,观众大呼解压🙎🙏
2025-05-17 11:36:19 推荐
187****3379 回复 184****9477:比起穿和服的女员工,我更厌恶那些“袒胸露乳”的女网红们!🚣来自信宜
187****9925 回复 184****6298:女朋友胸小,对男生有什么好处?🚴来自高州
157****8321: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吴川
28廉江343
千万小心!有这些习惯会让人越长越丑!🛀🛌
2025-05-18 12:53:06 推荐
永久VIP:如何义正言辞地拒绝他人请求?别过来,我怕狗(不是🤘来自雷州
158****4016:酒店小卡片上的模特,究竟是在哪儿找的?🤙来自南宁
158****5022 回复 666🤚:女生最该分手的瞬间TOP1🤛来自桂林
60柳州xa
这届小学生,用yyds写作文🤜🤝
2025-05-16 01:51:46 不推荐
梧州cl:人类平均智商每年掉0.2分,一代人比一代人更蠢实锤了?🤞
186****5315 回复 159****4261:欠银行一个亿,能享受到啥特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