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在开阔水面造一个新码头,旧码头改造更为复杂”,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秦涛称。为此,上港集团选择保留原码头布局,改变集装箱码头常用的环形路线,创新采用反“F”形布置,分前、后、内三档布置,前档建设1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后档和内档分别建设2个1万吨级集装箱泊位。
此外,为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改造工程采用了“自动化单小车集装箱装卸桥+自动化AIV+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ARMG)”装卸工艺方案。以无人引导小车为例,洋山四期AGV小车依靠埋在地下的磁钉实现导航,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该项目采用的新一代AIV小车,依靠视觉识别系统和算法等进行识别和导航,在灵活性和效率方面都有所提高。
罗泾港区曾是上海港煤炭、矿石运输的主要港区,承担了大宗散货江海转运的重要中转功能,历史上散货最大年吞吐量达1.1亿吨。但随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和长江大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升,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煤炭码头、矿石码头分别于2017年、2019年正式停产。
据了解,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于2022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23年12月28日完工交付调试,计划2024年6月底完成竣工验收,开港运营。
码头改造过程要满足绿色、低碳、环保要求,需最大限度利用旧结构和旧材料,减少资源浪费。据了解,改造项目旧结构资源利用率达到70%,而拆除下来的30%如混凝土、钢筋等都被再次利用,工程对环境的压力降到最低。
上海因水而生,以港兴城。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标准箱,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但随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逐年增加,集装箱泊位能力不足的短板也开始显现,亟需尽快增加集装箱岸线资源、拓展集装箱码头作业能力。
简单av免费观看中新网上海5月27日电 (尹倩芸)近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这里昔日曾是煤炭码头,如今已焕然一新变身绿色智慧港口。
项目还构建了清洁用能体系,推进港内AIV充换电站、岸电以及光伏设施等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生态护岸及人工湿地,落实生态补偿措施,打造生态绿色、低碳示范码头。
网友评论更多
47安达u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唱给中国记者?♼♽
2025-05-18 15:30:07 推荐
187****2137 回复 184****7122:勇担历史使命,书写时代华章♾来自肇东
187****7394 回复 184****453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沙晨:拥抱伟大的新时代♿来自海伦
157****1437: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穆棱
56东宁371
新华社宋玉萌:在她们身上读懂这片土地的坚韧⚂⚃
2025-05-18 19:18:03 推荐
永久VIP:新华社熊丰:平安中国背后的担当与坚守⚄来自抚远
158****8511: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许梦哲:让党旗更鲜艳⚅来自漠河
158****8699 回复 666⚆:加强共治,提升短视频社交平台治理效能⚇来自徐州
47连云港na
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
2025-05-19 03:48:25 不推荐
宿迁or:2023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在京启动⚊
186****8610 回复 159****7448: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提高短视频社交平台管理有效性的四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