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单男

 

绿帽单男

♠绿帽单男♡     

绿帽单男“恭喜某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近日,多家高校、医院、公司发布类似的祝贺帖文。但质疑声随之而来,据报道,有网友爆料,该“洋院士”头衔含金量不高,花40万元就能买到。

有高校称该荣誉是当事人个人申报,并未通过学校,更有高校对本校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并不知情。表面看来,这一“洋院士”的头衔似乎和外人关系不大,实则耐人寻味。在各大高校企业网站的推文、获评教授的个人简介中,都将获选该院院士当作荣誉,广而告之,有用“洋院士”镀真金之嫌。如果真有人花40万元买“洋院士”头衔,难道只是出于荣誉崇拜,还是说今后可以利用这一头衔,在申请课题、项目时获得资源倾斜?若是花钱参评了这一“洋院士”,既有沽名钓誉之嫌,更有损科学家群体的集体形象,并非个人私事。

事情很快引发关注。有高校教授证实,曾收到代办中介机构的邀请函,服务合同中明码标价“院士增选服务费”,还有代办人员表示要收取20万元至50万元费用。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则坚称院士资格不会卖,也没收过钱。到底谁没说实话,是中介行骗敛财,还是欧洲自然科学院躺枪,需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多年来,花钱买荣誉、买洋文凭的事件屡有发生。如一些民间机构,动不动以编辑“中外名人大辞典”等高大上的名目圈钱;某高校学院曾斥资1900万元,在菲律宾“培养”博士自抬身价。假荣誉大多数都是用来换取后续利益,则令人不齿。面对舆论质疑,当选的“洋院士”不妨出来回应;职能部门、各行业内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学术荣誉的纯洁和权威。

对此,吴继华回应,欧洲自然科学院更像是个“真正的科学家俱乐部”,只要科研成果真实、独立,对科学发展有重要贡献,就有资格申请。似乎只问科学贡献、不论世俗名利。可既然是俱乐部,大大方方叫俱乐部就好了,为何还要叫科学院这种高大上的名字;评选出来的成员,直称会员即可,何必用院士混淆视听?院士在哪个国家都有约定俗成的理解,该院究竟是图好听,还是以院士之名行获利之实?

♢(撰稿:怀化)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未经本平台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支持楼主

92人支持

阅读原文阅读 8316回复 5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小天使时装♣LV4六年级
      2楼
      鲁东红:发展新质生产力 并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05-18   来自娄底
      1回复
    • ♥铭永LV9大学四年级
      3楼
      燕继荣 柏艾辰:让制度运转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机制分析♦
      05-17   来自耒阳
      3回复
    • 学生潮流♧LV9幼儿园
      4楼
      薛波:决议“入典”对法律行为概念的冲击与法律行为概念重勘♨
      05-16   来自常宁
      2回复
    • 霆安吉LV7大学三年级
      5楼
      “东北狠人”孙红雷!♩
      05-17   来自浏阳
      5回复
    • 月胜♪♫LV1大学三年级
      6楼
      超舒适!英国小哥清洗脏泳池引1000万网友围观,观众大呼解压♬
      05-18   来自津
      6回复
    • 实贸LV4大学四年级
      7楼
      比起穿和服的女员工,我更厌恶那些“袒胸露乳”的女网红们!♭
      05-16   来自沅江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圈子
    • #女朋友胸小,对男生有什么好处?#

      妙曼花语

      7
    • #千万小心!有这些习惯会让人越长越丑!#

      步履风华

      4
    • #如何义正言辞地拒绝他人请求?别过来,我怕狗(不是#

      坚时

      9
    • #酒店小卡片上的模特,究竟是在哪儿找的?

      福曼辉

      4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随地关注绿帽单男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