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协同(制造)首先物流成本显著降低,时间效率也得到提升,更深的意义在于,机器人产品和技术处于高速迭代的过程,这当中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看上去是我们和供应链之间产品的贸易往来,其实更深入的是包括研发、制造到售后服务全制造、全过程的协同。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是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合作探索。”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镇奎表示。
根据计划,“全长三角造”机器人2022年的首批出货量拟超200台,2025年力争下线2000台。数据显示,这一目标已提前超额完成——2022年当年,“全长三角造”机器人即出货827台,2023年完成2338台,2024年一季度出货量超1500台。
“机器人‘全长三角造’,使供应链距离更短、更集中,交付周期更有保证,也强化了‘链主’的溢价能力,最终使整个区域的工业机器人实力迈向新高度。”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制造推进处负责人说。
梁锐坦言,最先接到“全长三角造”的任务时,也有诸多考量,“包括如何解决供应链的问题、能不能做到整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后面根据具体名单来实行的时候,大家看到现在我们也做出来了。”梁锐展示了当时的长三角建议企业名单。记者在名单中看到,不少零部件不止一家公司可选,谐波减速器有苏州绿的谐波、绍兴来福谐波可选;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则有衢州禾川科技、上海新时达的亮剑;工业机器人轴承、本体线缆与壳体的供应商中,也有温州、苏州、宣城多地可选。
“相较于进口机器人,国产机器人品牌更善于深耕细分市场,把握细分市场的机会。”梁锐认为,近年来国产化中小型机器人和进口相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品质差距逐渐缩小,但大型机器人仍然有差距,这也将是未来机器人国产化的重点,“当然,我们从头到尾都在强调一个关键词‘自主可控’。”(完)
你的渡口吃瓜观看中新网上海5月24日电 (李秋莹 谢梦圆)“机器人国产替代加速,正在迎来黄金时代。”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总裁梁锐说,“中国连续10年成为工业机器人全球最大市场,未来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在锂电、光伏、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与外资厂商有更多交锋的机会。”
5月23日,中新网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站走访团来到了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据悉,作为“链主”企业,2022年新时达联合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12家企业,共同打造了所有零部件均由长三角区域供应的“全长三角造”机器人,经第三方测试机构和市场应用验证,整体性能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2年,新时达“全长三角造机器人”销售台量超过700台,进入汽车整机产线,取得了国产品牌进入汽车主机厂产线“零的突破”。
网友评论更多
94合作c
谷歌工程师杀妻案嫌犯家人已回国🥐🥑
2025-05-15 08:05:29 推荐
187****9947 回复 184****4723:丫丫吃饱喝足吐舌头🥒来自华亭
187****4820 回复 184****8988:爆火的幼儿园孩子们又整新菜了🥓来自西宁
157****6557: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海东
43格尔木188
克宫:俄与北约已进入直接对抗🥖🥗
2025-05-15 14:20:33 推荐
永久VIP:"中国天眼"变"垃圾场"?🥘来自德令哈
158****4028:老人扎堆鳄鱼爬 医生:坏处多🥙来自玉树
158****3187 回复 666🥚:泰国两派数千只猴子打群架🥛来自茫崖
32拉萨xo
马英九祭拜黄帝后哽咽发声🥜🥝
2025-05-17 08:44:25 不推荐
日喀则rt:好心老板被大学生拖欠餐费🥞
186****1486 回复 159****8355:德国总理朔尔茨本月将访华🥟